商丘市2025年體育惠民工程啟動?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四高四爭先”戰略部署,商丘市教育體育局近日印發《2025年商丘市體育領域省重點民生實事實施方案》,聚焦群眾健身需求,推出三大惠民舉措,計劃于2025年底前在全市范圍內建成12處滿足全齡段人群需求的多功能運動場,推動4個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并面向市民提供超2.3萬人次體質監測服務,全面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
根據方案,商丘市將在全市范圍內布局建設12處滿足全齡段人群需求的多功能運動場,優先選址城鄉街道、街心公園及鄉鎮中心區域,構建“15分鐘健身圈”。新建運動場占地約700至1000平方米,配備一體化籃球、足球、羽毛球設施及太陽能照明系統,實現“全天候”開放;同步增設老年人康復健身區、兒童游樂區,滿足“一老一小”群體需求。
商丘市體育館、永城市體育館、柘城縣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寧陵縣體育館等4座享受中央補貼場館將優化開放政策。按國家標準,場館每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不少于35小時,全年開放超330天,節假日每日開放不低于8小時,戶外區域全天免費開放12小時以上。場館低收費價格將控制在市場價70%以內,并對老年人、學生等群體實行半價優惠。市教體局強調,開放時段將重點覆蓋晨晚練高峰,杜絕“錯峰惠民”現象。
2025年,全市計劃開展體質監測和科學健身指導服務不少于2.3萬人次。市級、縣級監測機構將分別完成3200人次、2200人次任務,通過身高、體脂、心肺功能等十余項指標檢測,為市民出具個性化健身方案。測試數據將納入國民體質監測系統,助力構建全民健康數據庫。
為確保項目高效推進,商丘市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教體局牽頭,聯動紀檢監察部門和各縣區體育機構,建立督辦機制。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將嚴控建設標準,確保運動場設施符合國家應急疏散、消防安全規范,場館開放嚴格落實《公共體育場館基本公共服務規范》。
據悉,商丘市此次民生工程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以增進群眾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增加體育場館、健身設施和科學健身指導有效供給,推進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可及性,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為“健康商丘”建設注入新動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