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服務到田間 守護好“豐”景
又是一年豐收季,麥浪滾滾穗飄香。連日來,永城市農業農村局把“三夏”生產作為眼下“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實,早行動、扣重點,將“三夏”農業服務延伸至田間地頭,切實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保障糧食安全。
5月30日中午,永城市黃口鎮田莊村高標準農田內,南風徐徐,麥浪滾滾,金黃的麥田一望無際。永城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呂愛淑、韓海軍等來到這里,實地察看小麥長勢,獲取當地小麥生產的最新數據。
“黃口鎮在5月26日經歷了分散性陣雨,這片小麥還在蠟熟中期,過上三五天再收最好。”麥田里,呂愛淑隨意摘下一株麥穗在手里揉搓,輕輕吹凈麥皮,麥粒呈現深淺不同的黃色,硬度有些發軟,拿起一顆在嘴里咬開,籽粒飽滿,品質很好。
“當前全市小麥陸續成熟,迎來麥收高峰。據氣象部門預測,5月31日至6月2日,我市還有一次弱降水過程,只要群眾及時關注天氣變化,適時搶收或延收,小麥就能豐收到手。”韓海軍表示,當前正值“三夏”麥收的關鍵期,永城市農業農村局組織技術骨干深入田間地頭,結合“三夏”小麥管護、收割和夏種、秸稈禁燒等環節,為農民群眾提供技術指導和政策服務,力爭熟一塊收一塊種一塊,最大限度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第一季,永城市180余萬畝小麥已開鐮收獲。農技專家提醒,全市干群應搶抓晴好天氣開展小麥機收作業,牢記麥收期間注意事項,確保夏糧顆粒歸倉。小麥機收宜在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進行,應及時關注天氣變化,適時搶收或延收。如遇暴雨迫近、急需搶種下茬作物,或品種易落粒、折稈、折穗、穗上發芽等情況,應適當提前收割時間。小麥機收過程中,應選擇適當的作業參數,并根據自然條件和作物條件的不同,及時對農機具進行調整,使收割機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減少機收損失,提高作業質量,合適的留茬高度一般以不超過10厘米為宜。麥收后應及時將秸稈離田或均勻粉碎拋撒,減少對下茬作物的影響,并做好夏種前種子、化肥等農資準備,確保及時搶墑播種。在土壤墑情較差時,要適時造墑播種,或在播后采用微噴帶或滴灌方式進行灌溉。
“夏種無早,越早越好。今年的玉米最好在6月8日前播種結束,大豆最好在6月20日前播種結束。”韓海軍建議,全市各鎮(街道)應充分發揮農機作業速度優勢,組織農民搶時早播,加快播種進度,確保收一塊種一塊,推動秋糧種足種滿、種在適播期,并及早科學開展夏管,以便取得秋糧生產主動,打牢全年糧食豐產豐收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