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園區:數字化轉型激活制造業新勢能
“產品交付時間由原來的7天壓縮到現在的1天,市場占有率提升15%……”6月22日,記者走進集美數智產業園智能車間,只見個性化定制產品正通過數據驅動的生產線快速流轉。這場“時間革命”的背后,是梁園區推動制造業實施全流程數字化改造的生動縮影,成為了全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活教材”。
近年來,梁園區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結合自身實際出臺《梁園區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讓傳統產業在數字浪潮中煥發新生,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走進梁園區工業園區,5G信號如同無形的“神經脈絡”,實現全域覆蓋。當前,梁園區累計建設信號基站824個、改造升級信號塔桿772個,187家企業成功“上云”,完成了從傳統生產模式到云端協同的跨越。“數字化診斷就像給企業做‘CT 掃描’。” 該區工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80家年度目標企業,已完成線上診斷35家、線下診斷45家,推動全區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車間覆蓋率超60%。
在數字產業化領域,梁園區以北航星空創新園為載體,培育數據加工企業40家,成功創建全省首家數據標注基地。全力推進5000P算力中心項目建設,項目可研已通過專家評審,即將啟動招標,區域算力增長極雛形初現。
技改投資是衡量產業升級的“溫度計”。梁園區持續攻堅“三化”改造,今年安排技改項目17個,完成投資1.5億元,增速48.1%,位居全市第3位。在高端化升級方面,國健醫療入選河南省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潔士美建材榮獲“河南省質量標桿”稱號,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智能化改造讓生產流程煥發新生。五得利面粉、國健醫療打造的省級優秀智能應用場景項目,實現了從產品研發到售后服務的全鏈條智能化;陽光鋁材智能熱軋車間通過全流程自動化控制,將產品不良率降至0.3% 以下。綠色化轉型同樣成果斐然,該區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省級綠色工廠4家,第二批重點用能單位能耗監測系統全覆蓋,走出了一條低碳發展之路。
為充分發揮重點企業示范帶動作用,梁園區不僅建成陽光鋁材智能熱軋車間,全力推動集美數智產業園改造提升,還以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為抓手,成功培育省級制造業頭雁及頭雁培育企業2家、“專精特新”企業24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4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24家。
資金和人才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血液”與“大腦”。梁園區積極落實國家、省、市制造業獎補政策,為10家企業爭取獎補資金1650萬元,推動“兩新”政策落實,制造業設備更新再貸款需求資金達1.6億元。通過“政銀企”聯動,幫助32家企業獲得“數字貸”2.5億元,降低融資成本30%以上。同時,優化人才保障,引進省級科技領軍人才4人、科研助理11人,3家企業聘用科技副總,與商丘師范學院共建工業互聯網學院,培訓技術骨干1200余人次,為轉型提供了智力支撐。
從生產車間的智能設備到云端的數據洪流,從傳統制造的轉型升級到新興業態的加速培育,梁園區正以數字化轉型為鑰匙,打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大門。梁園區區長魏宏志表示,將持續實施數字化攻堅行動,推動標桿企業向研發設計、核心部件環節延伸,大力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加快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為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