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國:做好高質量轉型發展 看河南縣域如何落實“四個著力”
“郡縣治、天下安”,縣域的發展成為能否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關鍵,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新時代面對經濟新常態,無論從經濟社會發展還是理政來說,縣域發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很關注縣一級的工作,對縣一級職能、運轉和縣委書記的角色有親身感悟。習近平曾深刻指出:“縣一級承上啟下,要素完整,功能齊備,在我們黨執政興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國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
2014年3月和5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調研指導河南工作,著重就著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著力做好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工作、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提出要求。同時提出打好“四張牌”,為我省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出彩中原,指明了前進方向和奮斗路徑。
“四個著力” 河南縣域發展的縮影寫照
河南如何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近年來河南縣域轉型發展進行得如何?6月5日,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老楊會客廳創始人楊建國接受采訪,根據自己近20年在河南縣域的考察情況,談出了他觀察到的河南縣域發展。
“2018年投資河南的機遇和空間在縣域。”楊建國直言,十九大的勝利召開宣告縣域經濟也進入新時代,其中描繪的“三農”、“美麗中國”錦繡藍圖以及提出的“振興鄉村戰略”等戰略規劃,為縣域這個“三農”問題集中區域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關鍵載體賦予了新能量。
縣域是城鎮經濟與農村經濟的結合,是工業與農業的交匯,更是河南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提出的‘四個著力’,近年來在河南的縣域發展上有著強烈的縮影寫照。”楊建國說,通過近兩年走訪正陽、澠池、商水、太康、長葛、光山等河南數十個縣域,他感受到了各地的各級黨委和政府正在真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把堅持農業農村農民優先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
全鏈統籌 正陽補齊產業發展短板
楊建國介紹:“前不久我去正陽縣考察,作為農業大省河南首屈一指的農業大縣,該縣擁有河南省唯一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以花生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可以說,正陽無論是在獨特性還是典型性上,都是觀察我國鄉村產業振興的絕佳窗口和樣本。”
他介紹,在考察期間,發現正陽縣從前些年一個存在著包括品牌不亮、附加值低、農業機械化程度低等關鍵問題的傳統花生大縣,到如今實現花生產業的深度開發,推動農業結構的調整和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縣域經濟整個產業成功實現了轉型升級、提速換擋、結構優化。
“農業全產業鏈開發,是解決當下鄉村產業發展難題的有力途徑,而這方面,正陽模式堪稱標桿。”楊建國說,通過吸引龍頭企業,延伸花生產業鏈條,提升了正陽花生深加工的能力和產業化水平。君樂寶、魯花兩個國家品牌計劃企業相繼落戶。
建成3個花生機械產業園,花生機械生產企業38家,年產花生生產機械6萬多臺,還出口到“一帶一路”戰略國家——蘇丹、東南亞等國家。這是正陽縣在補齊農業機械化短板方面的成績單。
“全鏈統籌,主攻關鍵”,這是楊建國給正陽的評價,通過聚焦比較優勢突出的產業鏈條,按照全鏈統籌、融合發展的要求,主攻產業鏈薄弱環節和關鍵環節,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補齊產業發展短板,而最終受益的是老百姓。
據了解,該縣通過“園區+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以及土地托管模式等,探索訂單、“保底+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農業全產業鏈增值收益。
破繭蝶變 商水、太康讓互聯網與農業深度融合
不僅是正陽縣,河南傳統農業大縣商水與太康,在著重就著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著力做好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工作方面也做出了成績,通過互聯網方式實現著經濟轉型提升。
“商水縣是傳統農業,利用互聯網與農業的深度融合,通過智慧農業的方式,實現現代農業升級,傳統農業的破繭蝶變。”楊建國稱,“互聯網+農業”,正讓商水農業實現由“土”到“洋”的華麗嬗變。
楊建國介紹,中國農科院“中農科商水農業基金”的正式落地,不僅推動縣域企業整合,更增強了商水縣涉農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通過“巧媳婦”工程,把適合在家里、村里做的手工業,從其他地方引到了商水。
“在太康,作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那里通過電子商務示范縣的契機,培育優勢產業,將農產品與文旅結合,帶動了三產融合,帶動了經濟轉型增效,也構建農村現代市場體系。”楊建國說,通過多次太康的考察,他認為太康以業“興”城,幾年來把傳統產業提升與新興產業培育結合了起來,注重城區和產業集聚區、服務業兩區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推動產城融合發展,成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城市發展的良性循環,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的同時,城鄉管理水平也明顯提升。“可以說,太康在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亮點。”
選賢舉能 澠池樹立“四個一”用人導向
今年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也是以農村改革為發端的改革開放40周年。在楊建國看來,無論是農業高質量發展,還是鄉村振興,都急需新的可供參考學習借鑒的樣本和模板。
“做好‘四個著力’,我認為各地區各部門要樹立城鄉融合、一體設計、多規合一理念,抓緊編制鄉村振興地方規劃和專項規劃或方案,做到鄉村振興事事有規可循、層層有人負責。”楊建國說,縣域發展黨建是根本,因此“四個著力”中,著力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很關鍵。
黨建促脫貧、黨建帶產業,基層黨建與推動發展必須有機結合起來,以基層黨建為抓手,才能推動縣域的經濟社會發展。因此,選優配強基層干部隊伍,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黨員干部選拔到領導班子中,尤其選好配強一把手至關重要。
楊建國舉例,在河南澠池縣,這個傳統的資源型城市,正在向摒棄礦產轉型,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個過程,就需要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的齊心協力、思想統一,還需要一致的方式方法。”
“突出選賢任能,激發干部隊伍精氣神。通過考察澠池縣,我了解到這里樹立了‘干部培養鍛煉在一線、工作實績看一線、提拔使用重一線’的用人導向,縣財政列支2000萬元人才專項資金,加快構建一流人才生態,著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這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支撐。”楊建國介紹。
“全省縣域只有持續落實‘四個著力’,打好‘四張牌’,做好高質量轉型發展,抓好高質量黨建,河南才能與全國同步完成新時代全面現代化的戰略任務。”楊建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