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在哪里
【草野堂】
>>“遠方”在哪里
究竟多遠,才能稱作遠方?王勃站于滕王閣上憑欄向西北望兩千里,望長安于日下;向東北望一千里,目吳會于云間。這兩個距離都是有遠方的意思了。以古代交通條件下跋山涉水的狀態(tài)體驗,去遠方的路程里,不免舟船心焦,車馬顛簸,像現(xiàn)在的一首叫作“遠方”的歌所唱的,有暮靄沉沉楚天闊的“蒼茫”,有山長水闊知何處的“翻越”,有北風吹雁雪紛紛的“飛翔”。
而今天,出行早已是自駕時代、高鐵時代、飛機時代,出境歐美,朝飛夕至。跬步不存,綠皮火車稀少,加上手機屏幕上時時可見海內(nèi)遠方、域外遠方,“遠方”這個感覺幾無存矣。
王勃站于滕王閣上向西北望兩千里,向東北望一千里,是望出了遠方的滄桑感覺。古代的遠方似乎遙不可及,行程中得磨穿多少雙布鞋和草鞋;行程的周期也是動輒以年計,“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周期里,差不多小一半時間在路途上跌跌撞撞地趕路。所以王勃送別好友杜少府遠任蜀州的詩中有“天涯若比鄰”句,以慰人慰己。蜀州離長安直線距離千余里,山隔水阻去難歸難可謂畏途。王勃大約有點想不到,他那“天涯若比鄰”的安慰之辭,已是我們今天的生活現(xiàn)實。
“遠方”在電視里可以時時刻刻看到,在手機里可以時時刻刻視頻問候通話。想身臨遠方之境也再不用古道西風瘦馬凄慘兮兮,不用路遠迢迢舟車勞頓。交通、通信和虛擬空間的發(fā)達,使遠方衣食住行玩的地域色彩漸次消失。即使踏上旅程,也像是在做一個乏味的儀式。
當然,遠方還沒有到完全消失的時候。神舟飛船和劉慈欣的科幻,為我們的遠方更新了版本。不過,要習(xí)慣這新版本,仍需假以時日。⑥(解放日報)
〓導(dǎo)讀〓
●自然降雨+人工增雨 河南大部土壤墑情改善
●“滴滴司機性侵直播”事件?鄭州警方查清了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754萬 死亡超42萬
●挖歷史:保護頭部的古老護具——頭盔
●心靈書:什么是“自律”?就是將這兩件事做到極致
●觀點社:“老師徒手劈磚”走紅并不偶然
●胡辣燙:網(wǎng)文生成器,生成的是“垃圾”
●翻書黨:成語故事中的中醫(yī)理論
●行走中原:土地嶺“石”話
●注意!牙齒出現(xiàn)這些癥狀要及時治療
★閱讀更多周刊精彩文章,歡迎訂閱《河南手機報》: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HNZB到10658000開通,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6到10655885開通,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6到106592066開通,資費3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