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移動“5G+智能醫廢”項目落地開封
河南手機報記者 許光琳 通訊員 張瑩 朱海波
“請掃描醫廢袋二維碼、請掃描轉運車二維碼、請科室人員刷臉認證后......”近日,在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科室門口有一輛處于工作狀態、會說話的黃色運轉車吸引眾人矚目,隨著清晰地播報聲,該運轉車穿梭在各個科室及樓道全程自動化操作。它是院內一名勤勤懇懇的“工作人員”,利用中國移動5G網絡、物聯網等技術,用于醫療廢物管理各環節工作,具有智能稱重、語音播報、電動助力、行車雷達、行車影像等功能。
據了解,河南移動積極響應河南省衛健委借助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醫療廢棄物(簡稱醫廢)“產生、收集、暫存、交接”全程閉環式智能管理的工作規劃,按照市衛健委“加快推進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智能醫廢’建設,全力打造可復制、可借鑒的市級試點工作標桿”要求,開封移動全力配合建設,首批在開封市區推動“5G+智能醫廢”項目的落地。該項目融合5G、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高新技術,構建了醫院內醫療廢棄物聯網組成的一體式云平臺服務,通過規范醫療廢物源頭分類管理,實現各級醫療機構的“醫廢數字化、醫院智慧化、數據溯源化”的智慧醫療廢棄物閉環管理,進一步提高醫療廢棄物處置的法治化、科學化、規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我們充分利用5G、物聯網等技術,將醫療廢棄物智能化管理平臺和智能稱重機、電動助力運轉車等移動終端相結合,為每一包醫療廢棄物賦予‘電子身份’,清晰展示‘重量、種類、來源’等信息,實現了工作人員無接觸電子化交接,使用過程中持續上報終端醫療廢棄物收集及位置信息,最終實現醫療廢棄物與其對應數據的全流程可追溯的閉環管理?!?G+智能醫廢”項目的應用,實現了醫療廢物分類管理從前期的無法追溯到現在準確率達到95%以上,大大消除了安全隱患。同時每噸醫療廢物可以回收0.8噸以上的再生資源,使醫院醫廢資源成本有效降低。”河南移動開封分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
此外,醫廢智能監管融合了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通過邊緣視頻分析網關內置的視頻AI分析算法模型,來識別工作人員有無未戴手套、未穿膠鞋、未戴口罩、腳踩醫療廢物等醫療廢棄物處置問題,形成預警事件,并推送醫療廢棄物綜合監管平臺,保障了實施大規模分批次監管,規避了日常監管中的盲區。
據了解,開封智能醫廢項目目前涵蓋了開封全區范圍內的5家三級醫院,23家二級醫院以及96家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落地完成13家醫院的項目建設,“5G+智能醫廢”項目實現了5G在醫療管理領域的深度應用,進一步打通了醫療廢棄物管理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