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的“數字護路工”
《 河南日報 》( 2025年08月07日 第 06 版)
□本報記者?郭北晨?實習生?王若童
巡檢25公里高速公路需要多久?AI給出答案——14分鐘。
8月5日下午,一場短時強降雨突襲鄭州,河南交投集團鄭州分公司養護人員張森又繃緊了神經:“未來幾天都有雨,得再去看看高速公路的狀態?!?/p>
以鄭州劉江樞紐為起點,駕車沿連霍高速一路向西疾馳,僅14分鐘就到達了鄭州服務區。
“速度那么快,路都看不清,咋巡檢?”記者問。
張森下車,指了指車頂的AI攝像頭說:“放心,它可比咱看得清楚!”
打開道路日常巡檢管控云平臺,剛跑過的路段信息已經同步上傳,道路裂縫、拋灑物、坑槽、標線脫落等31條病害信息分等級清晰羅列,每一條均顯示照片和位置。
“位置信息誤差能控制在厘米級,為我們后續處置提供了精準依據。”張森說,和傳統人工相比,AI的巡檢效率提升10倍以上。
去年,我省以京港澳高速、連霍高速為骨干,謀劃的“‘一軸一廊’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示范通道及網絡”被列入國家支持范圍。如今,我省智慧高速迎來首個“汛期大考”。
在連霍高速鄭州段行駛,沿途高邊坡監測、無人機巡查等智慧設備安裝在道路兩旁,讓人安全感滿滿。過了鞏義鳳凰山隧道,就是仁存溝高架橋。養護人員王嘯說,這是一處汛期重點巡查點位,以往橋梁養護依靠人海戰術——養護人員每天巡查,專業機構定期檢測。進入汛期后,巡查頻率會更高?!暗行╇[患藏在橋墩、支座和伸縮縫,人工檢查難度很大?!?/p>
今年6月,大橋橋梁結構安全監測系統上線,可對橋梁的沉降、位移、應力等關鍵參數進行24小時不間斷自動監測。“人防+技防,現在我們心里更有底了?!蓖鯂[說。
問題隱患更清晰,如何保證根治到位?
河南交投集團開發的“風險隱患一張圖”指揮平臺,無縫銜接風險識別—任務派發—處置執行—效果反饋—驗收銷號全流程,隱患一經上報,系統自動分級并推送至相應責任單位,處置進度實時在線追蹤,超期自動預警。
“這套智慧防汛體系,讓看不見的風險變得清晰可見,讓分散的責任形成管理閉環,讓防汛工作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防御。”河南交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它不僅提升了應急效率,更重要的是構建起長效安全管理機制?!?/p>
以智慧設備為天眼、指揮平臺為大腦、搶險力量為鐵拳,我省高速公路“空天地”聯動監測響應體系全面投入實戰,正穩穩守護司乘平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