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服務團下基層 為鄉村振興與綠色發展建言獻策
7月16日,由柘城縣委組織部組織協調,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文學院、法學院等十個學院的14名碩博士組成的服務團,深入柘城縣開展為期四天的“鄉村振興與綠色發展”主題調研實踐活動。博士服務團下沉基層一線,把脈發展、建言獻策,為柘城高質量發展注入高校智慧動能。
在柘城縣惠濟鄉蓮旺牧業,博士服務團聚焦產業興旺與生態和諧,實地考察“綠色種養循環鏈”的實踐成果,詳細了解肉牛養殖在糞污資源化利用和產業鏈條延伸、特色品牌打造,以及產業發展帶動農民穩定增收等方面的生動實踐,并結合專業知識,為柘城縣綠色發展提供多維度的思考和建議。從田間地頭到科技展館,博士服務團系統探尋了柘城辣椒‘從種子到全球餐桌’的全產業鏈發展路徑,深入了解特色產業如何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在厚德鉆石、力量鉆石、惠豐鉆石等龍頭企業,博士服務團零距離感受柘城縣“鉆石之都”的蓬勃脈動與綠色智能轉型;在生物醫藥企業,博士們圍繞科技研發、品牌建設、綠色智造等關鍵議題,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探討,積極建言獻策。
追尋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在柘城縣崗王鎮韋堤口村中原野戰軍前方指揮部紀念館,博士們莊嚴肅立,重溫入黨誓詞,在革命舊址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博士們還熱情的走進“小安書記助農直播間”,化身“帶貨達人”,助力柘城特色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在縣第二高級中學,他們與學子分享學習經驗、暢談未來規劃;在鳳凰街道辦事處王樓社區,親切的互動為留守兒童帶去了溫暖與鼓勵。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服務團成員趙培涵:這次柘城之行讓我深切感受到了特色產業的蓬勃活力。辣椒產業的現代化轉型和肉牛產業的規模化養殖,都生動的展現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踐成果。當地企業將傳統產業和現代化的經營理念有機結合,為我們研究鄉村振興、研究產業振興提供了鮮活的樣本。我們服務團要學好用好這些典型案例,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服務團成員楊秉錚:作為一名法學院的學生,我將深入了解政策給地方企業的賦能作用,思考如何推動企業走上制度發展的快車道,從而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特色產業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服務團成員高如燕:此行,讓我深刻感受到了特色產業對于地方經濟的強大帶動作用。作為一名社會學專業的學生,我特別關注到產業背后的組織模式和利益聯結機制。這些正是鄉村振興中人與社會互動的生動樣本。在未來,我也希望用自己的所學,為產業升級中的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