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雇主品牌建設白皮書》重磅發布 以數據洞見人才市場變革
用來自職場人士的真實心聲告訴你新雇傭時代,人才真正關注的是什么?他們最大的求職訴求是什么?他們對雇主有著怎樣的認知和期望?
2017年10月以來,全國近20個城市和地區發布人才引進新政策,以獎勵吸引人才,以落戶留住人才。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新一輪人才搶奪大戰。
租房落戶、人才補貼、戶籍開放、分區限購,這些詞語也成為了2018年開年的關鍵詞。
人口紅利退去,在這個知識經濟占主導地位的時代,人才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資源成為二三線城市爭奪核心,更是每家企業爭奪的核心。
而職場人現在真實的職場現狀是什么?中原職場人期望什么樣的工作方式?6月至7月,畢業季,河南共有53萬大學生即將決定步入社會的第一個落腳點。選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還是留在河南鄭州、乃至回到家鄉?大學生的職場期望是什么樣的?與職場人的期望有什么區別?
日前,中原本土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天基人才網與EBI雇主品牌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原雇主品牌建設白皮書(2018)》,該書全面總結2017年中原職場人士和大學生的就業現狀,并深度探查職場人士的就職習慣和喜好及與企業現狀之間的錯位,以期找出更高效的解決之道及更符合人才口味的雇主品牌建設方式。
據了解,該書由天基人才網、EBI雇主品牌研究院聯合23家媒體、18所中原高校累計發放10000份公眾調查問卷,實際回收職場人士4880個、大學生4645個有效樣本,涉獵人群全面覆蓋一般職員到企業管理層,切職業豐富、年齡層次多樣。根據職場人群結構變化、性別、層級差異,圍繞企業品牌實力、社會責任、員工發展、員工認可、工作體驗、企業文化、薪酬福利、女性關懷8個維度,分析展示人才市場升級發展趨勢與企業應對之策,將為企業雇主品牌建設、高校等相關單位決策提供豐富全面的數據支撐。
以下數據節選于《中原雇主品牌建設白皮書》
丨那些對于職場人的“誤會”
◎“個人發展”秒殺“薪酬福利”成為職場人找工作最在意的點
選擇工作時職場人最看重什么?近70%的調研者把票投給了“個人發展、薪酬福利、公司發展前景”這三項,即職場人更關注個人發展、薪資和公司發展前景,需要關注的是
“個人的晉升空間”已成為略高于“薪酬福利”的選擇工作因素。
◎給錢多員工也不買賬,沒發展成跳槽主因
職場人最關注什么?62.3%的人把票投給了職業發展前景受限,其次是薪酬福利。“前途”跟“錢途”成為人才跳槽的兩大首要動因,尤其是對于工作5~10年的職場人來說,他們對自己目前的薪酬待遇、未來的薪酬提升、個人晉升空間、價值感等方面成為其職場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而對比離職原因“職業發展前景受限、薪酬達不到預期”同樣成為離職的兩大首因。
◎只有19.3%的職場人無跳槽打算,“身在曹營心在漢”是職場常態
在所有的訪談和抽樣調查中,只有19.3%的人說我不跳槽。即使對現在工作滿意的人員,也有41.8%的表示會考慮更好的工作機會,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部分占了很大的比例,且這部分人群并不是公司收入最低年齡最小的群體,而集中在月收入在6000~8000,年齡在31歲~35歲之間職場人士,他們在公司內部的不確定感預示這部分人群是很可能會流失的,這就是職場現在的狀態。
◎第一份工作堅持10年以上的不足8%
2017年度河南職場人最近一份工作時長為2.6年,這意味著平均每個職場人工作兩年多就會選擇跳槽或者有意向去跳槽。在我們的調研中,通過對工作1年以上與1年以內對比發現,40%左右的人會在第一年內更換工作;而第一份工作堅持10年以上的不足8%。
◎職場“回頭草”接受度隨著工作年限、年齡、工資、學歷而變化
調研發現,27.0%的職場人士能接受“吃回頭草”,接受程度隨工作年限和年齡增長而增高,隨學歷層次提高而降低,與月工資水平大致呈“U”形曲線。工作1年-3年、月均收入3000-4500元的一般職員受到老東家邀請時,會回去工作的比例最高,達到16%以上。
丨那些對于“新生代”的誤會
◎ 95后找工作重“錢途”更重發展
95后正在成為職場新人,成長于物資條件豐富的大學生更加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與職場人選擇趨同,“個人能力的提升”也成為影響大學生求職的首要因素。其次為“薪酬福利”。過半的大學生都表示愿意選擇“機會多、工資高、有競爭力”的企業就職。
◎對行業/崗位缺乏了解成大學生求職路上的最大困擾
但對行業、崗位缺乏了解也最為困擾大學生,成為其求職最擔心的問題,其次是求職技巧。尤其對于無工作經歷和求職經歷的大學生來說,面對不同企業的招聘不知如何展現自己的能力。且49.5%大學生被沒有實習經歷所困擾,“實習機會少,多數人申請不到”成為大學生無法參與實習的重要因素。因此企業可以根據公司情況,承擔部分大學生實習社會責任,對于企業來說,也是讓學生提前了解企業、爭取人才的方式。
◎參加宣講會,僅5.0%大學生對該公司非常了解
企業每年在宣講會可謂是為了吸引人才各顯神通。但據調研,只有5.0%的大學生在去宣講會之前會對企業非常了解,多數了解較少,更多是“有感興趣的崗位會投遞簡歷”,這就需要企業思考如何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且在大學生不完全了解企業的情況下打動學生,并吸引學生投遞簡歷。
◎原來“開放的逗比文化”并不是大學生最愛,“嚴謹的精英文化”最受待見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經營企業的準則、行為風格、價值觀等,而每個個體也有自己的特質,只要兩者匹配、對位,才能更好地激發彼此,更好地產生業績。調研數據顯示,當下大學生中83.7%的大學生越來越關注企業文化與自己價值觀的匹配度,認為企業文化會影響工作心情,進而影響工作效率,希望自己的價值觀能夠與企業文化相一致。在對大學生傾向的企業文化類型進行研究時發現,“嚴謹的精英文化”最受歡迎,其次是“開放的逗比文化”,“拼搏的狼性文化”排序靠后。
◎你以為年輕人喜歡獨來獨往,卻只有8.7%的人喜歡獨立授權式的工作方式
與我們普遍認為大學生喜歡自由、希望自身想法受到重視、能夠掌握工作的主動權、能夠獨擋一面承擔一些事物而不是一味的只是負責做一些完全執行的工作想法不同,“授權式工作方式”并不是大學生整體喜歡的,有79.7%的大學生選擇了團隊式和教練式工作方式,說明大學生整體對自我認知還是較為清晰,初入職場并不會過于追求自我展現,而是先了解整體職場情況、崗位所需。
◎吐槽歸吐槽,其實92.3%的年輕人都能接受60分鐘的上班耗時
在林林總總的離職原因中,“離家遠”絕對是出鏡率最高的一個,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據我們的調研顯示,雖然大部分的畢業生都把“辦公室周邊交通方便”列為較為關注的因素,但幾乎有92.3%畢業生可以接受60分鐘以內的上班耗時,有7.7%可以接受60分鐘以上的上班耗時!雖然大家普遍認為路上耗時過長對于上班族的心里承受都是極大的挑戰,會影響工作心情,但“離家遠”并不構成其辭職的主要動因。
《中原最佳雇主品牌建設白皮書(2018)》作為中原首部從人才視角解讀職場現狀及職場人真實需求和期待的數據報告,真實的反應中原人才職場心態,將為中原雇主品牌建設提供豐富全面的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