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專業“大洗牌” 誰被“拋棄”?
四川大學擬撤銷31個專業,蘭州大學擬撤銷3個專業,湘潭大學擬撤銷7個專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擬撤銷3個專業……近期,國內多所高校陸續發布2024年度專業調整情況。
據中國科學報報道,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31日,已有19所大學發布相關公告,撤銷或暫停招生的專業共計99個。進入八月后,我省也有兩所大學發布公示:河南大學擬撤銷專業2個,河南師范大學擬撤銷專業1個。
◆撤銷專業的高校分布情況
在高校地域分布上,2018年—2022年撤銷專業的高校集中在我國中部和東部地區,西部地區的高校數量相對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教育資源和經濟水平差異對高校裁撤專業產生了一定影響。
具體而言,陜西、山東等省份裁撤專業的高校數量較多,西藏、海南名次倒數。教育資源越豐富的省份,其高校數量越龐大,撤銷專業的高校也就越多。
尤其是教育重鎮陜西省,其擁有較多高校,因此更容易出現高校撤銷專業的現象。而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撤銷專業的高校數量卻相對較少。這可能是由于這些地區的高等教育發展較為迅速,各專業的市場需求量大,專業設置更加合理和多樣化。
◆哪些專業被“拋棄”?
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有367個本科專業布點被撤銷;2022年撤銷的本科專業布點數量增加到925個;2023年這一數字進一步增加到1670個,成為歷年最多,是2019年的4.5倍。
另外,從2018~2022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來看,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藝術類專業是撤銷重點,五年撤銷比例整體呈上升趨勢,2022年達到44.3%。
這與前幾年的情況也相符。根據教育部公布的信息,2018-2022年,被撤銷最多的專業點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有100所高校都撤銷了這一專業。其次是公共事業管理、服裝與服飾設計和產品設計和信息。
◆就業率成為重要因素
安徽建筑大學教務處處長馬巍介紹,學校今年撤銷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市場營銷、工商管理這三個專業,“這些專業就業形勢不是特別好,招生也不是特別好,加上不是我們主要的學科方向,所以就把這幾個專業停了。”
同樣,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發展需求,浙江一些高校以就業為導向,對專業設置進行了相應調整。浙江農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熊立春表示,近年來,他們學校根據畢業生就業反饋等信息,撤銷了城鄉規劃和財務管理等就業率相對不高的專業。
事實上,盡管數據顯示工科和管理學等專業的就業率分別高達100%和95%以上,但高校在決策時,并非僅依據單一的就業率指標。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看來,教育政策引領、突出辦學特色、匹配人才培養方向等都成為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