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副總裁明確表態:出現“錢”和“死”不會被限流
近日,抖音宣布將推動算法和平臺治理透明化。有網友問“抖音到底允不允許用戶提及“錢”“死”這類字眼兒,字幕上故意出現的各種錯別字,以及“米”“si”之類的字幕,是不是也應該算“平臺治理透明化”,順便治理治理。
對此,抖音副總裁李亮在微博發文回應稱:“這個分情況,電商場景等一些營銷場景,主播的表述要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這在抖音電商規則中心可以查具體的要求。普通用戶創作沒有這類限制。”他指出,“米”這種詞都是以訛傳訛,市面上有很多所謂的抖音運營秘籍,列了大量所謂的敏感詞,大家深信不疑,之前也辟謠過,但很多人不知道,后面再看怎么加大力度。目前產品里做的柔性提示,檢測到有不規范表達,系統會給作者發提示建議他更正。”上述回應發出后,很快登上微博熱搜。1月6日,李亮又針對平臺內容限流問題做了進一步的解釋。他明確表示,“錢”“死”這些詞并不會被限流,抖音上仍可找到大量正常使用這些詞的高熱視頻。之所以有些情況表達會有限制,是因為不同內容要遵循不同的規范,比如賣貨要遵守廣告法,“最”“第一”這類極限詞,隨便用可能誤導消費者。再比如財經內容,公開科普要非常嚴謹,沒有專業資質的用戶不允許講解股票內容。出于公序良俗的考慮,直播間禁止酗酒。一些作者會試圖通過變體來跟平臺規則做對抗,試圖規避。李亮強調,上述這些規則是特定場景下才生效,比如不帶貨,就不會有極限詞的限制。流傳的很大一部分所謂敏感詞,是把特定創作類型的規范,誤解為普遍的限制。對于很多人不相信辟謠,李亮稱,抖音過去確實在對外溝通方面做得不好,一些規則對外解釋不夠充分,給了一些營銷號、培訓課以訛傳訛的空間。“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做安全與信任中心,更好地介紹平臺的規則,跟大家做好溝通。”他建議大家能夠用規范的方式來創作表達,若系統檢測到內容存在不規范表達會給作者推送優化建議。
1月3日,抖音曾推出10項措施,以切實推動平臺工作透明化,創建安全與信任的平臺環境,打造更良好的網絡生態。這些措施涉及推進算法透明化、推進平臺治理透明化、進一步加強內容推薦多樣性,破除“信息繭房”,加大對不實信息的治理投入等內容。(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