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將設立人工智能產業基金
□本報記者宋敏
人工智能發展如浪潮奔涌,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在塑造著未來發展格局。面對AI新風口,競逐AI新賽道,河南如何乘勢而上?8月9日記者了解到,省政府近日印發《河南省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簡稱《措施》),推動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能發展新高地。
“河南是全國重要的經濟大省、工業大省和人口大省,擁有海量的數據資源、豐富的應用場景、廣闊的市場空間,具備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突破性發展的優勢和條件。”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奮力建設數智強省。為進一步強化政策供給,更好發揮財政引導與支撐作用,我省出臺《措施》,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聚焦“1+2+4+N”目標任務體系,系統提出我省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發展的政策舉措。
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端的技術突破和政策資金側的強力支撐。據介紹,《措施》強化全鏈條支持,覆蓋模型研發、算力供給、數據開發、場景培育、技術攻關、載體建設、企業引育等領域,為人工智能全產業鏈創新發展提供系統化政策支撐。同時,注重精準協同發力,聚焦我省人工智能發展的堵點和薄弱環節,強化科技、財政、金融、人才等政策同向發力,真金白銀打好組合拳,努力打造良好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初步測算,《措施》每年涉及新增省級財政資金1億元左右。
比如,圍繞核心要素供給,提出實施“算力券”政策,即建立以算力券為核心的算力平臺運營結算分擔機制,每年發放總規模不超過5000萬元的算力券。對滿足相關要求的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按照算力資源使用費的20%予以獎勵,每個單位每年可享受不超過100萬元算力券獎勵。加強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應用,對備案的模型企業、應用效果好的行業大模型,給予一次性或最高100萬元資金支持;促進數據開發應用,每年對用于大模型開發、訓練和微調的高質量語料庫,每個給予最高100萬元補助。
圍繞深化應用場景培育,我省提出支持謀劃建設重大應用場景,對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標桿項目和運行良好的省人工智能行業賦能中心,給予最高200萬元資金支持。實施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支持創新平臺建設和骨干人才引育,對人工智能領域省中試基地,根據績效考核結果給予不超過200萬元資金支持;對人工智能領域高精尖缺人才,按照有關政策給予相應資金獎勵和服務保障。
圍繞構建產業生態,《措施》提出加強優質企業引育、支持終端產品研發推廣、建設創新生態社區、打造交流合作平臺等舉措,對人工智能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按照不超過設備、軟件實際投資額的2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將設立總規模30億元的人工智能產業基金,壯大耐心資本,探索投補聯動、投貸聯動等支持機制,滿足人工智能企業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融資需求。
“由人工智能引領的‘數智’浪潮,正轉化為河南經濟增長的強勁動能。《措施》作為夯實實體經濟根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我們將持續跟進完善操作流程,專班專責加快落實,確保各項政策紅利精準滴灌到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通過堅持創新與應用并重,吸引國內外優質企業、項目和人才集聚,努力構建具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和產業高地。”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